多项工业数据超预期 实体经济暖意浓
天气乍暖还寒,但实体经济暖意渐浓。今年以来,工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挖掘机销售量等数据表现纷纷超预期,实体经济向好迹象明显。
多项工业数据表现超预期
一季度国民经济数据将于下周二出炉。近期公布的一系列工业经济数据表现均令市场感到惊喜。
据国家发改委数据,1-2月全国用电量同比增长13.3%,增速创5年来新高。其中,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2%,增速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同时,制造业用电量增速加快,制造业的31个行业中,有29个实现了用电正增长。
国家发改委分析称,主要经济指标的向好,是拉动全社会用电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预计4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作为观察实体经济的一项重要指标,铁路货运量的回暖也印证了经济向好。数据显示,前两个月,铁路货运量完成6.4亿吨,增长8.8%,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加快8.1个百分点。
一些工业机械的销售数据也超市场预期。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械分会行业统计,3月份共计销售各类挖掘机38261台,同比增长78.9%。
财政部昨日公布的一季度财政数据中亦有亮点可寻。一季度,受工业生产运行加快影响,工业增值税同比增长16.6%。
“从目前数据来看,实体经济运行整体平稳。”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唐建伟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经济增速的季度波动会与去年一样,不会有明显波幅,整体会比较稳定,个别月份数据超预期并不改变经济整体平稳运行的格局。
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诸多数据也有超预期的表现。比如,3月份制造业PMI大幅回升1.2个百分点至51.5%,表明制造业扩张提速。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增速同比和环比均有所提高。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司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PMI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并且预期向好,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不断积累增多,为全年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开局。
实体经济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实体经济的“暖意”更体现在质量效益的提升上。
工业用电量“此消彼长”的变化折射出产业结构的优化。发改委数据显示,1-2月份,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速有所回落,但新兴产业用电保持增长势头。比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8.5%,增速较去年同期回升10个百分点以上。
从工业生产看,生产结构持续优化。据统计局数据,1-2月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9%和8.4%,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7和1.2个百分点。
此外,从工业企业运营情况看,工业企业收入起步向好,盈利能力增强。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6.1%,增速比2017年12月份加快5.3个百分点,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工业经济运行呈现积极变化,工业收入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企业效益开局向好。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也对上证报记者说,目前来看,一季度实体经济基本延续去年四季度增长轨迹,将维持稳中向好的态势。
经济增速约6.5% 传递高质量发展信号
国内生产总值(GDP)目标增速是每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最受市场关注的数字之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今年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6.5%左右,对比发现,与2017年6.5%左右的增长目标没有变化。证券时报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指出,这是连续第二年提出6.5%的经济增长目标,这个目标是科学的、合理的。
在潘建成看来,这个目标的设定有这几方面的含义:首先,这个目标是有可能实现的。2017年中国经济的动能在增强,在这个背景下做出的目标设定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而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6.5%的增长目标奠定非常坚实的基础;同时,满足充分就业的考量,6.5%增长速度,才能满足增量的就业。
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上述主要预期目标,考虑了决胜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符合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际,从经济基本面和就业吸纳能力看,6.5%左右的增速可以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
潘建成还解读称,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6.9%,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升增长目标,但再次提出6.5%左右的增长目标就是为了高质量经济增长。体现了不过分追求速度、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导向。
同时,经济增速目标的稳定,有助于稳定社会预期,有助于经济平稳增长,也符合目前经济的客观规律。从2014年的7.5%左右、2015年的7%左右,到2016年设定6.5%~7%的区间目标,再到2017年预期目标6.5%左右,这些都有利于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今年中国经济会继续沿着平稳增长大的方向发展,不会出现大的波动。”潘建成指出,2018年中国经济有不少积极因素:世界经济的复苏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得经济增长动能持续提升;消费不断升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增强;产业不断升级,新材料、生物科技等新动能对经济增长作用加大。
去年中国经济有稳定增长的基础。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过去五年来,我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82.7万亿元,年均增长7.1%,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4%提高到15%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经济增长与质量、结构、效益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这是五年来一系列重大政策效应积累,各方面不懈努力、久久为功的结果。
政府工作报告称管住货币供给闸门 政策料更灵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紧适度。多位专家认为,与2017年相比,今年取消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目标。这意味着,央行实施货币政策调控加快从数量型工具向价格型工具转变,预计今年货币政策会更灵活。
政策灵活度将提高
在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看来,去年以来,去杠杆取得积极进展。2018年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既要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控制杠杆率增速,又要灵活运用多种工具,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满足流动性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认为,要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金融风险这个底线必须要守住。防范金融系统本身的风险,要控制货币总量,还要控制信贷增量等。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今年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基调不变。与去年相比,取消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目标,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当前和今后几年金融工作中心任务之一就是防范金融风险,不再制定上述目标。从逻辑上看,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保持一致。二是随着金融创新快速发展,M2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测性、可控性、与经济的相关性也在下降。“结合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来看,这意味着央行实施货币政策调控加快从数量型工具向价格型工具转变。”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中心特聘研究员、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李奇霖认为,在去杠杆环境下,M2与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可能会有波动,设立单一增速目标意义不大,放弃目标制反而能给政策以较大灵活性。
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用好差别化准备金、差异化信贷等政策,引导资金更多投向小微企业、“三农”和贫困地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不少专家建议,为避免增长动能转型过程中增速下降带来的风险,应采取逆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应采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办法。未来可能会有新一轮定向降准。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引导资金更多投向小微“三农”等薄弱环节,一直是政策导向。“需要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的政策调整。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对于金融机构小微融资的增速要求、比例要求等还需进一步加强监管,避免政策‘打折扣’”。他说,金融体系更多服务中小微企业,还需要更多发展中小微型金融机构为普惠金融提供支持。
IPO撤单频现 新三板公司转板趋冷
2018年春节后开工第一天,新三板公司凯雪冷链公告称,公司2月14日收到证监会出具的《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终止审查通知书》,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终止。
这并不是个案。与去年蜂拥排队申请IPO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面对IPO审核趋严、通过率大降的环境,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心态随之发生变化,不少企业打起退堂鼓,主动申请撤回者顿时多了起来。
在主动撤单的同时,新三板挂牌企业2018年“备战”IPO的热情也大减。据上证报记者统计,2017年1月份在全国股转系统官网发布上市辅导备案提示性公告的挂牌公司多达36家,而今年1月份的数据仅为18家。
不少公司放弃IPO
据上证报记者统计,截至春节前,已经有16家新三板挂牌公司主动宣布放弃IPO申请,其中6家公司已经领取了证监会IPO终止审查的通知书,5家公司终止IPO辅导。
恒达新材1月4日公告,公司于2017年12月28日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撤回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议案》,当日向中国证监会申请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并于2018年1月2日领取了《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终止审查通知书》,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终止。
紧随其后,曙光电缆、天堰科技和绿岸网络分别于1月8日和25日发布了类似公告。和恒达新材一样,曙光电缆已经领取了证监会终止审查通知书,公司上市计划由此终止。天堰科技则因调整上市计划拟终止IPO,该议案先后于1月25日和2月9日获得了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在春节前夕2月份的短短两周时间,又有绿岸网络、奇致激光、凯雪冷链、洁特生物、奥迪威和湘佳牧业等6家挂牌公司终止主板上市并撤回申请文件的议案获得了董事会会议通过。
另外,一批挂牌公司终止了上市辅导。据统计,截至春节前,林江股份、多普泰、强盛股份、天大清源和中教股份先后披露了终止IPO辅导的公告。
今年以来,共有6家挂牌公司宣告已经收到证监会IPO终止审查通知书。除了上述2家,浙江国祥、华恒生物和旺成科技都是去年年末向证监会申请终止IPO,并收到了终止审查通知书。
多数撤单原因是业绩下滑
在这些撤单IPO的挂牌公司中,最惹人关注的是“老资格”的挂牌公司。
已经IPO辅导3年的天大清源于1月25日公告,鉴于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及慎重考虑,经与中德证券的充分沟通及友好协商,双方一致同意终止上市辅导,并于2017年11月签署了终止辅导的协议。资料显示,天大清源于2012年1月18日挂牌新三板的“前身”——代办股份转让系统,2014年12月进入了IPO辅导阶段。
湘佳牧业在新三板市场上的资历也不浅。资料显示,湘佳牧业于2014年8月21日挂牌新三板,在2014年报中披露力争3年内实现在A股中小企业板或主板上市。2015年6月,公司董事会通过了《申请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上市的议案》。
从各家公司公告看,这些挂牌公司撤单原因各异。
曙光电缆和湘佳牧业均称,撤回IPO申请是“由于保荐机构的原因”。绿岸网络则在去年底收到了证监会关于《首发申请文件落实有关情况的告知函》,该告知函要求公司及中介机构就提高网络游戏类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信息披露质量的相关要求,开展相关核查验证工作。
更多公司IPO撤单的主要原因是业绩的下滑。
挂牌新三板头几年,天大清源业绩表现十分优秀,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的营收分别为6599万元、1亿元、1.1亿元和1.2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87万元、2196万元、2830万元和2953万元。2016年开始,受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及市场需求的下沉,公司营业收入下滑。2016年、2017年上半年,公司业绩明显大不如前,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992万元、3659万元,净利润分别为734万元、89万元。这一业绩水平似乎离主板上市有些远。
其他主动撤单的挂牌公司也存在相似的情况。天堰科技和湘佳牧业均自2016年开始出现业绩负增长,当年扣非后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25%、45%;奥迪威2014年实现扣非净利润3443万元,此后盈利水平受到持续挑战,去年上半年业绩大幅下滑71%,扣非净利润仅为665万元。
某资深新三板投资机构负责人认为,2017年新三板很多挂牌企业发布了IPO辅导公告或者验收公告,财报也显示业绩实现20%、30%甚至是翻倍的增速,但是这样的增速能否持续,转到主板上市的各项条件是否真的具备,都是准备申请IPO的挂牌公司应该认真考虑的事情。
A股节后喜迎开门红 消费股和周期股比翼双飞
在春节期间外围市场转暖的背景下,昨日A股狗年的第一个交易日表现众望所归,呈现典型的开门红走势。各大指数高开后普涨,板块全线飘红,周期股表现强劲领跑蓝筹,题材股共振反弹,次新高送转、中国芯、新能源汽车、雄安、航空、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概念股表现出色,盘面上亮点纷呈。不过,业界人士认为,成交量仍保持在较低迷水平,当前的量价运行特征说明短期强势行情更多仍属于超跌反弹机会,至于“节后红包”行情能否延续,仍需密切关注量能指标变化。
消费周期各领风骚
春节期间外围市场迎来普涨,美国、欧洲及香港市场均大幅反弹,为节后A股实现开门红营造较好的外部环境。昨日沪深两市各大股指早盘大幅度高开,随后稳中有升,多数收于全天高点附近。上证指数报收3268.56点,涨2.17%;深证成指报收10658.94点,涨2.18%;创业板指报收1677.76点,涨1.88%。
盘面上呈现出个股全线普涨的格局,开启节后红包行情。统计显示,昨日可交易的3196只个股中,红盘的个股达到2987只,上涨比例达到93.46%;绿盘的个股仅164家。涨停板持续扩容,两市总共有42只股票涨停,跌停的有11只。
从板块上看,以食品饮料、餐饮旅游为代表的大消费板块与以有色金属、建材为代表的大周期板块两分天下,纷纷占据涨幅榜前列。
春节长假的消费零售旺盛,假期消费数据靓丽。因此A股在狗年第一个交易日也沉浸在“节日气氛”之中,酒店餐饮、运输服务、白酒、食品饮料、海南板块等均受春节期间利好刺激上涨。酒店餐饮中的锦江酒店、首旅酒店、西安饮食等涨幅超过7%;运输服务板块中的中国国航、海峡股份强势涨停,南方航空、东方航空、吉祥航空均涨超5%;白酒板块中的舍得酒业、泸州老窖、洋河股份的涨幅均超过5%;食品饮料板块中的金达威、伊利股份、香飘飘、海天味业涨幅居前。
国际主要有色金属期货品种LME铜、LME铝、LME锌、LME铅在春节期间继续震荡走强,昨日有色板块领涨周期股。华友钴业、寒锐钴业、鹏欣资源、洛阳钼业、格林美5只有色股涨停,盛和资源、兴业矿业、东方锆业、北方稀土等涨超5%。
节后红包能否延续?
基于当前全球经济稳健、企业整体盈利能力与业绩增长仍健康等判断,多数机构认为A股短期超跌反弹有望延续,不过仍需密切关注量能指标变化。
昨日节后资金惯性流入再次被验证,市场也在资金的推动下迎来开门红。不过成交金额仍然不高,上证指数的成交金额为1573亿元,深市的成交金额为1680亿元。虽然略高于春节前一个交易日的成交额,但仍为今年以来的低位。
和信投顾表示,昨日量能指标配合有限,因此短期内如果没有量能指标的有效配合,市场反弹幅度将较为有限。对于目前的A股市场,从短周期来看,由于参与者的量能仍难体现而市场处于反弹修复之中,因此参与的难度依然较大。从短期市场影响来看,年报因素、外围市场、股价分化等将继续影响市场,而这一切关键的因素将体现到市场量能上。如果量能不能出现改观,这种博弈的反弹将较为有限。
光大证券则认为,二月调整将尽,看好节后反弹,A股在新格局下的价值重估仍在路上,消费股和金融股仍然是长期布局的优先选择,但对于短期的三月反弹而言,建议重点关注两条投资思路,第一个是科技股,相对利好创业板的反弹行情;第二个是新格局下,行业虽然盈利增速下行,但行业龙头将享受产业结构重构溢价。因此二月调整后,蓝筹白马中的龙头反弹空间更大。
多路增量资金加速流入A股市场 蓝筹白马倍受青睐
2018年以来,多路增量资金加速流入A股市场,海外资金也成为增量资金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市场人士表示,对2018年的A股表现保持相对乐观预期。同时,由于增量资金主要来自公私募机构、保险资金、养老金、北上资金等,因此会使得市场波动率下降、龙头公司相关估值上升。增量资金在年初的涌入,大概率将继续强化当前“以大为美、以龙为首”的分化行情。
多路增量资金齐聚
从投资者结构角度出发,一般把资金流入归为四个方面:机构资金(基金、保险、社保等)、散户资金(银证转账)、杠杆资金(融资余额)、海外资金(QFII、陆股通等)。
机构资金方面,今年以来,公募“爆款”基金频出。数据显示,截至1月19日,2018年成立的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共计募集236.96亿元,其中华夏稳盛混合、华安红利精选混合首募规模分别达到78.17亿元、50.23亿元。已经募集结束、尚未正式成立的兴全合宜基金更是创下一日募集300亿的战绩。一些私募的“吸金”能力也不遑多让。虽然业内预期私募整体规模难以大幅增长,但个别企业的号召力仍然有目共睹。
对于其他长线机构资金,根据招商证券研究员侯春晓的分析,保险资金方面,受监管影响,保险资产规模增速下降,同比增速约14%。如果按照这个增速计算,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至2018年末约为17万亿元;假设投资股票和基金的比例保持13%,则股票和基金运用余额为2.26万亿元。若2018年市场涨幅为10-15%,剔除资产增值因素,增量资金约1700亿元。社保资金则来源较稳定,每年带来约100亿元增量资金。
养老金方面,2017年共计有9个省市与社保基金理事会签订了委托投资协议,委托金额4300亿元,到位资金1700亿元。今年1月,江苏宣布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000亿元委托投资运营,养老金入市规模达到5300亿元。此外,西藏、甘肃、浙江等地区也开始筹划委托投资运营。
国开证券分析师孙征认为,预计2018年将有2000亿元左右基本养老金进行委托投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于权益产品的比例限制在20%以下,但是考虑到基本养老金的稳健投资特征,在资本市场未出现持续性牛市的情况下,保守估算基本养老金实际权益投资比例不会高于10%。按照这个比例,基本养老金2018年权益投资入市资金预计200亿元左右,视各省市签约和划拨资金进度而定。
散户资金方面,由于自2017年6月16日以后不再公布银证转账数据,散户资金方面虽没有明确的资金流入数据,但从中登公司公布的投资者情况来看,近期新增投资者数量快速回升,1月15日至19日新增投资者数量30.41万,其中自然人30.33万,较前一周的26.56万进一步上升。融资金额亦持续上升,2017年6月以来,融资余额持续上升,自2017年11月6日起,融资余额一直保持在1万亿元上方。
海外资金表现抢眼
除了上述资金之外,海外资金正在成为增量资金中的一股重要力量。2017年陆股通资金持续净流入,全年累计净流入1997.4亿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月23日,沪股通和深股通共计实现净流入超过300亿元。
广发证券指出,2017年北上资金加速流入,全年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1997亿元,超过此前三年之和。2017年3月17日至12月31日期间,北上资金流入规模最大的前五个行业分别是食品饮料(427亿元)、家电(213亿元)、电子(156亿元)、非银金融(116亿元)和医药生物(111亿元)。广发证券最新研报则指出,今年前三周,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254亿元,日均流入规模是去年的两倍有余,北上资金加速流入A股迹象显著。
对于海外资金的流入速度,分析人士认为,随着A股被纳入MSCI指数,2018年全年外资净流入相较2017年会有明显提升。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表示,中长期看,外资有望给A股带来每年约3000亿元增量资金。2018年6月A股将正式纳入MSCI指数,2018年6月按照2.5%比例将A股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2018年9月提高到5%。A股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权重为0.73%,预计初步带来大约1200亿元人民币资金流入。
查阅资料发现,根据外管局公布数据估算2017年A股中QFII/RQFII的持股金额约4900亿元人民币左右,叠加沪港通、深港通北上资金净流入共3666亿元人民币,A股总市值中外资持股占比仅1.3%,自由流通市值中占比仅3.5%,远低于日本(2016年)、韩国(2013年)市场中的外资持股占比30%、16%。
荀玉根指出,假设未来7年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外资持股占比(按自由流通市值计算)从目前的3.5%提高到15%。则长期来看,外资有望给A股带来约2.6万亿元的增量资金,按7年计平均每年约3800亿元的增量资金,保守看亦应有3000亿元的增量资金。2017年外资(QFII/RQFII+陆通北上资金)流入共2277亿元人民币,预计2018年外